鼠疫的预防措施

出处:办公室 浏览次数: 1次 发布时间:2010-08-22

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、直接接触被感染的组织或者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。通过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避免蚤的叮咬。在农村避免处理老鼠。实行“三报三不”制度:

鼠疫“三报”是指:报告病死鼠、报告疑似鼠疫病人、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。

鼠疫“三不”是指: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、不剥食疫源动物、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。

一、管理传染源

加强国际检疫,防止从国外传入。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即予分别隔离,并于2h内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,接触者检疫9天。肺鼠疫隔离至痰培养6次阴性,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完全消散后再观察7天。患者排泄物及用具应彻底消毒或焚毁。疫区封锁至少9天,大力开展捕鼠、灭鼠、消灭其他疫源动物,控制鼠间鼠疫。

1.管理患者

(1)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,应立即按紧急电话和网络报告疫情,不得超过2小时。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,禁止探视及患者互相往来。

(2)对于肺鼠疫患者要进行严格的隔离以防空气传播。

(3)各型鼠疫患者应分别隔离。肺鼠疫患者应单独一室,不能与其他鼠疫患者同住一室。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完全消散后再观察7天,肺鼠疫要隔离至痰培养6次阴性。

(4)患者分泌物与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或焚烧;死于鼠疫者的尸体应用尸袋严密包套后焚烧。

(5)鼠疫接触者应检疫9天,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,检疫期应延至12天。

2.消灭动物传染源

(1)加强自然疫源地疫情监测,控制动物间鼠疫,了解动物间鼠疫的情况及鼠疫宿主和媒介密度消长趋势。

(2)在疫区广泛开展保护性灭獭灭蚤等卫生运动。

二、切断传播途径

1.消灭跳蚤

患者身上及衣物都要喷撒安全有效的杀虫剂杀灭跳蚤,灭蚤必须彻底,对猫、狗,家畜等也要喷药。

2.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

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、车辆、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,实施灭鼠、灭蚤消毒,对可疑乘客进行隔离留检。

三、保护易感者

1.预防接种

预防接种的主要对象是疫区及其周围的人群及参加防疫、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。常用为EV无毒株干燥活菌苗,使用鼠疫活苗6岁以下0.3mL,皮下1次注射;15岁以上1mL,7-14 岁 0.5mL,也可用划痕法:15岁以上在上臂外侧滴菌苗3滴 ,滴间距 2-3cm;7-14岁2滴;6岁以下1滴 (菌苗浓度与注射者不同 ),在每滴菌苗上各划 “#” 字痕。通常于接种后10天产生抗体 ,1个月后达高峰,免疫期1年,需每年加强接种1次。

2.个人防护

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应穿衣裤相连的衣帽、戴口罩、防护眼镜、胶皮手套及长筒靴。接触患者或病鼠后可用磺胺嘧啶或四环素每天2g分4次服或链霉素每天1g分2次肌注,疗程均为6天。

3.避免去疫区

(1)如去鼠疫流行地区,采取对啮齿类动物和跳蚤的防护措施;避免接触在路边或草原发现的有病或死去的动物;当大量啮齿类动物死于鼠疫,蚤类叮咬的危险就很高,携带病菌饥饿的蚤类必急于寻找新的宿主。

(2)要去鼠疫流行地区,可向医生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咨询有关情况,向医生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报告所有疑似病例。

4.保护接触者

在流行时应避免接触蚤,腺鼠疫患者的接触者应用适当的杀虫剂进行灭蚤,所有的接触者是否需要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服药都要进行评估,与疑似或确诊的肺鼠疫患者的接触者后要用四环素或氯霉素,分4次服用,从最后接触的时间起连服一周。也可口服磺胺嘧啶;另外,环丙沙星对鼠疫杆菌也是敏感的。